王志成
具有深刻思想并实践其思想的人,我都很钦佩。我钦佩的思想家,好像国外多于国内。这里,我谈一个我喜欢的后现代哲学家和后基督教神学家唐·库比特(Don Cupitt,1934—)。库比特是剑桥大学以马内利学院前院长,剑桥大学神学系讲师。目前,库比特是马内利学院的Life研究员。
库比特是一个独立思考的思想家,他的一生充满着为真理斗争的火花。他所说的,常常和教会所持有的观点对立。正因为这个,他的职称评定一直受到影响,直到退休他还是一个讲师。这位不幸的思想家要是生活在一个世纪之前,其命运可能更糟糕。但他的思想并不因此停止不前。他退休前已经出版了大量著作,退休后著作更多。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版著作38部,另有4本著作在出版中。1980他出版了他的非实在论宗教哲学著作《告别上帝》(SCM Press),直接导致了他后来学术的命运。他注定要受到来自教会、保守的基督教世界的鄙视、反击。库比特在这书中并没有放弃基督信仰,而是对基督信仰作了一种非实在论的理解,并希望教会可以通过改革而继续下去。然而,非实在论的基督信仰的后果对传统基督教会而言,是不可思议的,亦是完全荒谬的。
1984年,库比特将他在BBC电视台的一系列节目以书的形式出版,即著名的《信仰之海》(SCM Press)。在该书中,库比特全面梳理了非实在论的发展历史,阐明了非实在论信仰的基本思想。他认为基督信仰的上帝就是人的各种完美的价值。库比特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信仰提供可能的形式,但他提供的形式过于超前,几乎没有多少人可以接受。他自己亦承认,他属于基督信仰的少数派。但不能因此不把他视为基督徒。我们注意到许多基督徒都一度被人们异端,而不时基督徒。库比特、希克、孔汉思都有此苦楚。当然,现在大部分人把希克、孔汉思视为基督徒,但仍然有很多基督徒不把库比特视为基督徒,而是魔鬼之类的。可是这个魔鬼太有创造力了,仍然在出那么多的书。我们亦在反思:异端一词是一个政治概念,可能需要被放弃。异端的原意是选择。那些异端分子就是选择了不同于官方提供人生答案(信仰)的人。
我遇到过多年前的库比特学生。他是大律师,院长,亦是牧师。他说,库比特是对的,尽管他没有想到库比特的思想发展如此激进,如此超前。他说大部分基督徒不会接受他的观点。但他接受。我问他怎样在他的演讲中讲库比特的思想?他说,他不直接说库比特的思想,但强调生活/生命。他感到,库比特的思想要在西方普遍化,需要50-100年时间。我说需要那么长时间吗?在中国的语境中,对许多人似乎并不很难理解和接受,尤其对许多佛教徒而言。后来,我注意到,一开始接受库比特是容易的,而真正接受库比特是很难的。在中国亦一样。但在中国可能比在其他国家要容易一些。
库比特的思想代表了一种非实在论的、后现代的思想。他在北京大学一菜馆谈话中明确告诉我,他是后尼采主义者、后维特根斯坦主义者,亦是后基督徒。如今,他认为基督的国应该在人间,在此世。一如潘尼卡说的,你今生到达的就是来世所达到的,今生达不到,来世亦达不到。
库比特上课非常认真,为了不让自己的思想直接影响学生,就不说他的理论。但教授评委还是因为他的思想所包含的对基督教的颠覆性,没有给他通过教授资格。他的学生,因为批评他,反对他而早就上了教授,并当上了主教。这在学术上是不是很遗憾的事?亦有其他人因为反对他而出名,上了教授的。近年来,库比特的影响不断扩大,并在国际范围内形成一股后现代基督教思潮。库比特他们亦有一个独立网站(http://www.sofn.org.uk/)传达他们的思想。研究他的著作亦不断增多。看来,以库比特为代表的一种后基督信仰思潮的流行很难避免。库比特的思想源于生活,回归生活,对各个传统都开放和批评。他自称是30%的佛教徒,50%的基督徒,20%的犹太教徒。这样的说法表明佛教、犹太教了对他的影响。
全球范围出现的宗教基要主义(当然包括基督信仰的基要主义,过分的福音主义)威胁着这个世界的和平。纯粹的信仰并不存在(许多人相信是存在的,但历史一次又一次告诉我们不存在纯粹的信仰,包括基督信仰)。信仰始终和某种东西结合。当它和民族主义结合时,我们就看到了德国希特勒时期的基督教社会主义。如今,在美国,基督信仰和美国民族主义结合太紧了,基要主义带来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中国目前存在的宗教基要主义,在我看来,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是一种政治力量。这股力量如果没有得到平衡,便充满危机。就基督信仰领域而言,我们认为把基督信仰的不同学术思潮介绍过来是很必要的。这样做是一种平衡的工作,就是《薄伽梵歌》中所说的“维系和平”的工作。目前,像过程神学和过程哲学的著作、自由主义的神学著作、神学解释学的著作、比较神学的著作、对话神学的著作、普世神学的著作、本土神学的著作、后现代神学的著作、圣经批评学著作、福音神学著作多多地翻译和介绍过来,这对中国宗教,尤其基督信仰的健康发展尤为重要。
Thursday, March 19, 2009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