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atissa
在布吒婆楼经文里,佛陀非常明显的否定了非缘起,永恒快乐的世界与自我的存在。这样的世界与自我,如以缘起观来看,都只是人类在追求绝对理想世界/境界时,向内与向外反射,而希望有这样的实体存在。
由于这种实体无法加以经验,不得不通过理性,推向为有个外在世界的天国,梵,涅磐以及内在的自我,灵魂的存在。这种希望内在有个绝对自由快乐的灵魂存在,以及客观世界也有个永恒快乐的彼岸存在,可以说不只是印度圣哲热烈的追求,也是一切哲学家,宗教家所追求的理想,可以说是人类意欲的反射。以佛法来看,对于这种实体化的自我/彼岸的追求,不但无法彻底脱离烦恼,反而会对行者造成一种执取,有执取,就有苦,如何解脱证涅磐?这是佛法与当时的各种哲学/宗教对于解脱思想的最大不同处。
由此可见,佛陀所讲的涅磐,不能定义为脱离这个三界/轮回而去到非缘起的涅磐世界/无为世界。站在第一义角度来看,既然佛教涅磐不是指脱离有为世界而去到非缘起的无为世界,那么奥义书学者/耆那教徒/部派佛教为了脱离三界/轮回而产生的厌世思想,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既然没有客观存在的无为世界,你说要跳出轮回/三界,你到底要跳去那里呢?
如以这个观点来看,佛陀在原始佛经所讲的无余涅磐概念,只能说是一种方便,一种引导当时充满厌世思想的沙门/婆罗门行者,去体证修行佛法。因为在当时的时空因缘,对于印度人来讲,不谈无余涅磐(也就是印度旧有的解脱观念),一切修
行努力都没有意义了,就像没有上帝的基督教,一切伦理道德也失去了根基。后来的大乘佛教徒也发觉到佛陀这种在原始佛典隐而不宣的“秘意“,大胆的提出,阿罗汉入无余涅磐的说法,只是一种方便/手段,而不是终点,目的。
所谓大乘道如五百由旬,小乘道如三百由旬。三百由旬基本上就是说明了初期大乘佛教徒认为小乘无余涅磐不究竟,只是佛陀为了引导当时部分沙门/婆罗门苦行者而提出的方便。就像后期佛陀在楞加经提出如来藏我!佛陀说常住不变的如来藏是因为有的众生害怕无我说,所以不妨说有如来藏,这是一种方便说,不是究竟说,这种说法主要是为了引导相信梵我的婆罗门学佛。同理的,无余涅磐的说法也只是为了引导当时奉行厌世思潮的沙门/婆罗门苦行者,两者是异曲同工。批判大乘如来藏说的南传佛教徒,对于无余涅磐是应该加以深思的。
如来藏我:后期大乘佛教
特征:倾向常见,唯心,自我,神秘,享乐主义
原因:因为众生害怕无我说
对象:相信梵我的婆罗门
无余涅磐:初期/部派佛教。
特征:倾向于断见,厌世,苦行主义
原因:回应/接引当时因为奥义书思潮而引发的厌世/解脱主义(这里的解脱,是指希求客观世界有个没有无常,苦,相对,不自在的存在/空间)
对象:奥义书学者/沙门主义
Friday, March 20, 2009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