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atissa
到底是什么东西可以令我们回忆?变化无常无我的五蕴身心?既然五蕴本身只是个流迁不息的现象,但是为什么这个现象可以录取我们过去的记忆和经验?须不须要有个HARDISK之类的东西存在,记忆(业力)才得以保留?
主体的存有是困扰佛教的一个大课题,没有主体何来解脱轮回?记忆如何保存不失? 如何保有记忆,这在部派佛教是一个争议课题,谈这个课题或许无法让我们解脱,不过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般人的自性见和佛菩萨的缘起无自性见的区别。如依佛教来看,事物的认知是如此。
根,境,识三和合而生触,然后生起受想行识等心所功能。如依一般人的认识,诸法是无常的,业当然也是刹那生灭,三和合而生触既刹那灭了,意识的认知了别也刹那就过去了,果真如此,记忆如何保存和连贯起来呢?再往后推,业力只要不经受报,只要还在轮回,它是不会消失的。既然如此,如何说业力是无常呢?再想得深入一点,如果诸行是无常,诸法是无我,那到底谁在轮回?没有主体,因果业报如何公正?。。。等等。。。当然还有很多问题诸如色法分析到最后又没有极微?时间分析到最后又没有刹那?等等。
还有在世人的思维里,佛法的无常无我对他们来说,是很难明白的。比如说无我,轮回业力说是奥义书以来共印度一切宗教的学说。在旧有的印度轮回业力说,本身就预设了一个永恒不变的主体,如果没有这个主体,谁在轮回解脱?谁在承担因果?业力/记忆如何确保不失?同理的,无常说:如果没有常,那么造业者和受业者之间如何联系?业和果如何联系?如果有联系,那就是“常“而不是“无常“了。同理的,如果是无常,如何去把记忆连接起来?如果是无我,是什么“东西“把这个记忆保留起来?这样的种种问题,部派佛教/龙树后的大乘佛教面对外道的责难时,不得不提出种种理论来说:上座部提出“有分心“,犊子部公开主张由“不可说我“- 补特加罗;化地部发展“穷生死蕴“和唯识学的阿赖耶识等等。这些都是因为有自性见而产生的问题。
以上种种问题都是对缘起无常无我没有深入的理解而产生种种的困惑,套用中观佛教的术语就是“自性见“。因为在他们的概念中,认为一定要有一个“独立的个体“,你可以把它叫做识,灵魂,我等,才可以保留种种的记忆。而且这个主体还必须是不变的,A永远是A, 不可以变成B , 如若不然,A的记忆就变成B的记忆了。针对这些人,我们可以采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指出它思维上的错误比如
1. 色法-有没有极微/基本粒子?如有,极微还能在剖分吗?如果可以,就不是极微。如果不能,也不能叫极微了,因为它已经失去色法的特性- 质碍。由此可见,极微是靠思维的分析得来的。
2. 时间-有没有刹那?如有,刹那还能在剖分吗?如果可以,就不是刹那,因为还不是时间上的最小单位。刹那如果不能剖分,刹那就不是时间了,因为时间的特质是迁流不息,有迁流,就表示还可以在剖分,由此可见,时间是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延续而相依相待的。由此可见,所谓独立不变的“刹那“也是靠思维的分析得来的
3. 主体-有没有独立不变的主体?如果有,就不会有业的“造作“。造作:存有上是从没有到有;时间上是从过去到未来;空间上是从此到彼。可以说,一有造作-业,在空间,时间,运动,存有上就会有所改变,这当然是无常而不是常了。
4. 最后我们回到主题,如果诸法无常,记忆如何保留不失?其实我们可以反问回他:诸法如果是常,如何有记忆?大脑的容量如果是保持不变的话,我们如何去记忆事物呢?记忆这个字眼本身就带有无常的意义,因为无常,我们的大脑才可以不断的保留一直在发生的事情。所以有一个常恒不变的主体,是不可能有记忆的,因为有记忆就有改变。
那么造业的A和未来受报的B, 他的业力/记忆,彼此之间如何连系?
这个问题本身有个盲点:就是一般人认为造业的A和受报的B都是独立的个体,所以才会认为A和B是没有关联,这是以自性见来探讨这个问题。如果能够认识到A和B都是缘起所生,无论是造业还是受报的个体都是因缘组合,身心不断的变化,如何去找一个独立的实体?所以只要我们不把A和B当着独立的个体, 而是缘起所生,无有自性,就不会有记忆如何连贯的问题了。如果站在自性的角度来看,记忆需要有个主体来连贯以确保她不断,因为他们把A和B当着是两个完全不相关的独立个体。A&B既然不是相依相待,是independent,那么为了连接A&B,不得不假设有一个不变的主体来连贯A&B。但是站在缘起的角度来看,A&B是相依相待,是dependent的。所以以缘起无我/性空的角度来看,没有必要去假设一个主体来连贯业力,记忆,轮回。缘起的相依相待,本身已经具备连贯的特质了。
龙树深深明白佛陀所讲的缘起法,所以能够从缘起的世间/存在,透视一切法都是相依相待,无自性空,所以中观佛教徒是不会去探讨“任何和终极实在相关“这类无意义十四无记等的问题。中论讲到最后其实也是提醒我们不要以自性见去看世间,要以缘起无自性空来看世间。
中观佛教往往在面对这些问题时,会指出我们思维的盲点:以自性见来看世间是错的,必然落入两边(生灭,断常,来去,一异);唯有缘起无自性空,才能跳出极端的两边!!五蕴身心是因缘组合,是随着因缘而慢慢形成,灭去。在这过程中,还会有更多的因缘结合,出现更多的变化。色身不断新陈代谢,心所不断的刹那生灭,在这个底下,身心是无常的,没有自性,只有相对安稳的个体。如果能够认识到造业者-A和受报者-B都是缘起所生,不是毫不相干的独立个体,两个相对安稳的个体都是dependent的,而不是independent的。既然是dependent的,造业者-A和受报者-B就不会有记忆如何连贯的问题了。因缘所生法,在生住异灭的过程中,还是有他相对的稳定性,(经中每每形容成不常不断)所以可以保留业力和记忆的空间。由于是相对安稳的,所以还是符合无常无我的原则。HARDISK之说,如果不小心,就会落入外道的我而变成“变相“的无我说了。不是不可以用,而是在用的过程中,如何符合缘起的无常无我法则?这是重点。
结论:须不须要有个HARDISK/主体之类的东西存在,记忆才得以保留?这个HARDISK/主体可以是“有分心“,“不可说我“-“穷生死蕴“,阿赖耶识,细意识等。我以为,以缘起性空来看,这是不一定的。之所以有HARDISK/轮回主体之说,是因为他们从自性有的角度来看,而龙树从缘起的世间/存在,透视一切法都是无自性空,能够明白有轮回的现象而没有作者/主体。我以为依缘起性空的正见,记忆/业力的保留不一定要去预设有个HARDISK。HARDISK这个答案可能引申出根多的问题如HARDISK在哪里?五蕴之内还是五蕴之外?本有还是后有?HARDISK是本来有记忆/清净还是本来没有记忆/不清净?这样的问题没完没了,刚好落入龙树/原始佛典所讲的十四无记-任何和终极实在相关“这类无意义的问题
Sunday, March 22, 2009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