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rch 28, 2009

存在的本质是一种苦?(二)

Upatissa
这种解脱观从所开展现出来的面貌,很难避免于偏向厌世思,逃避现实。厌倦这个轮回世间/此岸,向往涅磐的另外一个世界/彼岸。我们把部派佛教以及印度主要外道的解脱观稍作总结:

印度各学派解脱目标:
耆那教/吠檀多/数论/佛教都认为存在的本质是一种苦,所以必须超出生死轮回,达到主观/客观上没有苦的境界/世界

解脱方法原则:都相信彻底灭除内心烦恼是必要手段


耆那教/吠檀多灵魂/自我通过去到/进入一个没有客观苦的世界,耆那教说为世界的顶端,奥义书学者说是“神道“,吠檀多讲是去到/进入梵,对基督教来讲,就是天国。正理学派:

苦产生于生,生产生于行为,行为产生于过失,过失产生于错误的认识。

没有错误的认识――〉没有过失――〉没有行为――〉没有生――〉没有苦



部派佛教(12缘起三世两重因果观)
部派佛教通过彻底消灭存在,来达到不再生,不再轮回的目的。比前者高明的是不需要预设绝对自我/世界的存在。对于深思过生命的人来讲,必然会发觉/体会“存在的本质是一种苦“,如果能够彻底消灭存在,一切因存在而引发的苦,也自然而然的没有了。



由此可见, 印度各学派包括了佛教,都继承了奥义书以来的解脱思想,都把跳出/不再生于轮回世界作为最高的解脱目的。区别在于佛教的无余涅磐给于了不再生比较合理的解释。

问题是佛教的涅磐真的是建立在消灭主观与客观的苦上吗,就像其它世间的宗教家/哲学家?如果是的话,那么部派佛教把无余涅磐说是终极解脱是对的,而我们也不因该轻易批判耆那叫/吠檀多等外道的解脱思想。


不过也有另一个可能,佛法的苦是建立在缘起(12缘起)所生,也就是苦的形成时建立在对于五蕴的执取,只要彻底放下对于五蕴的执取,苦自然灭除了。所谓的苦,是因为我们对于五蕴/存在的执取(依照大乘佛教来讲,就是心“有所住“),只要内心舍弃对于五蕴/存在的执取,苦就自然灭了。



无明――>业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纯大苦集。


无明灭――>业行灭――>识灭――〉名色灭――〉六入灭――〉触灭――〉受灭――〉――〉爱灭――〉取灭――〉有灭――〉生灭――〉老死纯大苦灭。



12缘起告诉我人,一个内心已经完全舍弃对于五蕴的执取,彻底灭除内心烦恼的圣者,就是解脱了。而解脱的圣者又怎会去向往去灭除客观苦的存在来达到真正的解脱以期内心可以得到彻底的安乐?(比如通过去到一个没有烦恼和痛苦的永恒世界和彻底消灭存在?)



依佛法正见来看,答案是不会。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宗教/哲学对于形而上学(尤其是存在哲学)的种种描述,背后都有一个不得以的悲情,内心总是希望有一个相对于不圆满的现实世界,存在着一个绝对安乐,快乐,永恒的世界/境界。对种种形而上学的解脱观点,是因为我们觉得苦,如果苦熄灭了(只能根据佛陀通过缘起正观的方法,依据外道的看法,苦灭只能寄托在来生证入他们所提出形而上的”xx"),对于如何消灭客观苦的种种问题/争执也就熄灭了,戏论灭了。对于一个彻底灭除内心烦恼的佛教圣者来讲,既然苦已经止息了,自然不会再去追求这种世界/境界/消灭。所以龙树在中论,一开始就赞叹佛陀的缘起正观,能够善巧的灭除一切戏论,也是这个原因。

若讲彻底解脱,佛陀在菩提树下时已经做到了,不能说佛陀还会期待身心入灭以得到内心真正的安宁。这是期待通过去到一个没有客观苦的世界和通过消灭存来灭除痛苦的修行者/哲学家/宗教家才会有的修行盲点。这也是古印度其他哲学派系的终极解脱观,也是为何我说,如果佛陀不谈跳出轮回/彼岸/无余涅磐,恐怕很难引导当时的沙门/婆罗门苦行者向于佛法涅磐。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