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pril 6, 2009

商羯罗-佛教徒的痛(五)商羯罗的思想核心

1.梵我如一
印度是一个非常注重精神世界的文明。除了顺世论之外,一切的印度宗教哲学-包括了非正统的佛教和耆那教,宗教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从痛苦的轮回解脱,到达苦灭-涅磐的彼岸。无论是印度教,耆那教和佛教,都以“智“作为解脱的必要手段,区别在于各宗教对于“智慧“的深浅不同理解。对于吠檀多教徒来说,不理解梵就是无明,要获得解脱,就要得到关于梵的正确认识- 梵我如一。
对于商羯罗来说,一切现象界都是本质上不存在的,因为众生不理解“梵“,无明所造成。由于无明,众生把“自我“阿特曼当成区别于绝对精神主体-梵,这是下梵(相对于佛教的世俗谛);但是从上梵(胜义谛)来看,自我阿特曼和梵,两者是完全相同的。商羯罗的观点是对于《梵经》的不一不异论的开展,同样是梵我如一,梵经是实在论,商羯罗是幻论。

2。 幻论
商羯罗认为现象界是无明所现,相对于于真实存在的梵我来说,现象是不存在,不真实的,是幻化的。梵我一如幻化论可以说是因中有果论,做为原因的梵是真实的,是一个实体;作为结果的现象界,是假的,不真实的。“幻”是从 无明而来,灭除无明,就是梵我同一- 这是商羯罗的解脱观。
由于现象界是虚幻的,所以它是苦,无常,最终归于灭。从商羯罗地幻论也是可以导入一切法是-无常的、变化的、痛苦的,最终会消亡的。看起来这和缘起的苦,无常,,无我/空没有多大的区别了。不过还是有区别。相信佛陀,离开缘起观,必会堕入断常,这是必然的,我在后面会论证到。。。。 3。解脱观 对于轮回业力观,商羯罗是这样论述的: “业与身体结合时, 喜爱讨厌两相起; 随之贪欲憎恶生, 诸种行为也引发。” “善业恶业由此生, 无知之人再结合; 犹如车轮之轮回, 永久强烈地流转。

商羯罗认为无明造成众生轮回,而解脱轮回的方法就是去除无明。对于佛教徒来讲,无明是不了解缘起缘灭之法;对于商羯罗来说,无明就是不了解我就是梵,无法分辨阿特曼与幻化的六根,六识,六境。阿特曼是常乐我净的,永远处于解脱的状态。阿特曼实在的,轮回是如幻化人不存在的。轮回的原因就是误把阿特曼等区别于梵,只要能够认知我就是梵,就解脱了。由于阿特曼是永远处于解脱境界,它是不轮回的,之所以有轮回,是因为无明而把阿特曼当成轮回的主体,实际上来讲,是没有轮回主体的。(通过原始佛法的缘起无我和龙树的缘起性空,轮回主体也是不可得:有业报而无作者/受者。作者/受者既是轮回主体也!)

孙晶:。。。根据商羯罗的观点,由无明产生欲望,由欲望产生行为。行为与无明是不矛盾的,二者的本性同一。为了解脱必须停止一切行为。最高的解脱之道就是梵的知识。因为获得了这种知识就可以从恶业中自由摆脱出来,当行为断灭后便能证悟出阿特曼的本性,例如奥义书中说的“你就是那”,悟出了“你”的意义。。。。

商羯罗-佛教徒的痛(一)
商羯罗-佛教徒的痛(二)
商羯罗-佛教徒的痛(三)印顺导师- 我之宗教觀

商羯罗-佛教徒的痛(三)印顺导师- 我之宗教觀

商羯罗-佛教徒的痛(四)乔荼波陀与佛教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