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pril 6, 2009

商羯罗-佛教徒的痛(四)乔荼波陀与佛教

商羯罗的祖师-乔荼波陀受佛教的影响很大,尤其是中观和唯识宗.

商羯罗之前的吠檀多派佛教化倾向非常严重,从对《圣教论》的分析(后边将会看到)中可以发现。从对乔荼波陀的社会历史背景的分析中也可以看到,在佛教盛行的时期,不被同化或严重受到影响是不可能的。到了商揭罗的时代,佛教的全盛期已经过去,开始进人衰退期;而婆罗门教活跃了起来,进人了复兴期,即由婆罗门教向印度教转化的时期。商羯罗注释《蛙氏奥义》和《圣教论》时,顺应时代潮流,竭力恢复吠檀多传统。当然,在他的著作中也不可能完全排除佛教的因素,但商羯罗确实把佛教的因素赋与了吠檀多的性格,包摄于自己的思想体系之中。

圣教论把诸法、现象世界比喻为梦幻,这是从佛教而来的。大乘佛教在《般若经》中频繁地使用这个比喻,诸法把幻的特质作为自已的本性,即诸法的本性是幻。由幻所造之物是非有非无,即可以认识,因此用幻这个比喻。

在《圣教论》第二章还开始使用了一些别的比喻,例如海市蜃楼的比喻(乾闼婆城, gandharva-nagara),绳与蛇的比喻等等,这些都是用来说明现象世界的虚幻不实,并且都是出自于佛教的比喻。乾闼婆城一词原出自大乘佛教的经典,乾闼婆为半神,居于空中,在叙事诗中特别说明住在雨雾的空中,故称乾闼婆城。海市蜃楼是没有实体的,因此是虚幻的。绳与蛇的比喻不但是在唯识宗的著作中出现过,而且在后期小乘及中观派都谈及。佣这个比喻是说明现象世界的产生。
第三章与第二章的观点基本一致,通篇讲述摩耶(幻相)的学说,积极地为不二一元论创立理论基础。主要特征为:接受佛教唯识宗的中心概念——未那识,把它作为世界展开的根源。

第四章最大的特征就是佛教的影响,全篇可见佛教术语,或者是佛教化的吠檀多概念。从中观派的影响来看,具有中观派思想特征的“归谬论法”(prasaGga)、“四句分别法”(koticatustaya)、“无论争之理”(avivAda)和“生起否定”(ajAtivada)等等说法 被广泛使用,对有执差别相的见解采用佛教的四句分别的议论来加以解决论破,例如运用佛陀的“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的议论(参见IV,82-84),这在中观派的著作中是得到了认可的。从唯识宗的影响来看,第四章提出现象世界的生起是因为识(vijJAnavAda,IV45-52),就犹如松明火把(alAta)在空中挥舞会产生直线和曲线的感觉一样。以及梦眠时与觉醒时都同样是虚妄的,由此提出唯识宗的三性说(tri-svabhAva)来加以解释。然而,为什么《圣教论》第四章使用了如此多的佛教术语,接受了这么多的佛教思想,后代却仍然把它作为吠檀多不二论的经典而接受呢?这是因为它只是把佛教的诸种学说作为自己的思想背景,同时又巧妙地在批判外道学说时将自己的立场观点表述出来。并且它还把佛教用语吠檀多化。
有关佛教用语吠檀多化的问题,笔者经过考察,提出下面的例证。例如dharmah(法)一词,在《圣教论》第四章中共出现了23次,在21个偈颂里。dharma词商羯罗在《梵经注》里主要指出了它的两个含义:1、行为的规范、义务、正行。2、行为的性质、属性等。在《圣教论》第四章中似有三种含义。①指阿特曼(我,Atman),或者是复数形式的AtmAnah(dharmah)(参见IV.1)。②指现象界诸事物(IV、54)。③意义并不明确的所指(IV、21)。而dharma一词佛教仅用于“法”一个意义,指“物”或“事物”。再如paramArtha(胜义)一词,它在佛典中意味着“最高真理”、“究极真理”的意思,而对于吠檀多派来说,包括《圣教论》,它就意味着brahman(梵)。大乘佛教把“胜义谛”(paramarthasatya)与“世俗谛”(samvrtisatya)对立了起来,而《圣教论》第四章在谈唯识宗的三性说时也认可了这一点(参见IV、73、74),可见是受了大乘佛教的影响。
至于其他的我就留给各位慢慢的去看,不过有一样一定要知道的是-摩那说(幻论)- MAYA-因为当我们谈到龙树/佛陀的缘起性空和商羯罗的梵我一如时,我们就会知道谁才是真正的虚无主义!!

商羯罗-佛教徒的痛(一)
商羯罗-佛教徒的痛(二)
商羯罗-佛教徒的痛(三)印顺导师- 我之宗教觀
商羯罗-佛教徒的痛(三)印顺导师- 我之宗教觀 (2)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