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atissa
密集修行 Vs 日常修行
原始佛典里到整个佛教的修行体系,本来就有两个方式
a.通过严格的僧团戒律生活,严密而体系的修行体系,通过神圣的宗教生活,而得到解脱
b.直接在生活上去观察,体证佛法
經文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舍利弗,晨朝著衣持[金+本],入舍衛城乞食。乞食已,還精舍,舉衣[金+本],洗足已,持尼師檀,入林中,晝日坐禪。 時,舍利弗從禪覺,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 爾時,佛告舍利弗:「汝從何來?」 舍利弗答言:「世尊!從林中,晝日坐禪來。」 佛告舍利弗:「今入何等禪住?」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於林中,入空三昧禪住。」 佛告舍利弗: 「善哉!善哉!汝今入上座禪住,而坐禪。 若諸比丘欲入上座禪者,當如是學: 若入城時,若行乞食時,若出城時,當作是思惟:我今眼見色,頗起欲、恩愛、愛念、著不? 舍利弗!比丘作如是觀時,若眼識於色,有愛、念、染著者,彼比丘為斷惡不善故,當勤欲方便堪能,繫念修學。 譬如有人,火燒頭、衣,為盡滅故,當起增上方便,勤教令滅。彼比丘亦復如是,當起增上勤欲方便,繫念修學。 若比丘觀察時,若於道路,若聚落中行乞食,若出聚落,於其中間,眼識於色,無有愛、念、染著者,彼比丘願以此喜樂善根,日夜精勤,繫念修習,是名比丘於行、住、坐、臥,淨除乞食。 是故,此經名清淨乞食住。」 佛說此經已,尊者舍利弗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学佛者往往倾向于相信密集修行的功能,很多人都忽略了,修行真正要落力的是日常生活。
同样是上座禅,前者是通过暂时与世俗隔绝,尽量减少干扰,经过严密的禅修训练,培养甚深禅定而后观察佛法。后者切是在日常的世俗生活中,尽量在六根对六尘时,培养觉知,不起愛、念、染著,思维甚深佛法。前者是比较倾向于出家修道生活,是要有福报,有众缘成才可以,在这种清静的修道生活,行者是比较容易体会到宗教的体验,道心也比较不容易失,不过容易在宗教与世俗生活起矛盾,而且如果行者离开这种修道生活,难以担保而失去道心。原始佛教时代,典型例子就是,提婆达多,他可以说是一个因为得到信徒掌声而迷失自己的行者。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很多本来很有功夫的修行者,往往在供养多,信徒多或者忙于佛教事业而一步一步的迷失自己。居于这一点,我赞同出家的修行者,应该避免过量参与世俗得生活,尽量维持清净,简单的僧团生活。
后者是比较倾向于在家生活,行者如果选择这种方式,他是比较难于体会到深刻的佛法宗教体验,他必须不断的训练自己在生活中,时时刻刻的观察自己,思维佛法,培养专注力,靠的是一种铁石磨成针的恒心与耐力。好处是,如果他成功了,他的道心就会很稳固,不容易失去,而且比较不会有世俗和宗教生活的冲突,对她来讲,世俗生活就是他修行的道场,就是他的宗教生活。个人的看法,中国禅师提倡的就是第二种方式。所以很多有道行的禅师,都没有传统南传佛教那种严密,有体系,有阶段的修行方法。他们只是每天,日月不断的在日常生活中去修行/体验佛法,比如惠能,在还没有得到五祖的认可前,只是一个在厨房做伙食的普通出家人,如果他一直需求通过宗教生活来体验佛法,中国禅宗也不会有六祖的成名佛偈寓了: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个人的看法,在家佛教徒,是应该学习把修行的重心落力在日常生活当中,这不是说不要密集的修行方法,或者如回教徒每天祈祷的惯例修行方式,而是说在家生活,他的修行因缘福报条件没有出家的好。比如说,一个在家人,我们假设他一生学佛30年,每一年,他用一个月的时间去密集修行,30年里他只有2。5年的时间在修行,27.5年他在风花雪月。一天里,他用两个小时来禅修,做早晚课,特别的修行方式,睡觉8个小时,14个小时,他为忙碌的世俗生活而奔波;也就是说,一天里面,他有8个小时失去知觉,14个小时劳劳碌碌,两个小时里,他有多少分钟是维持正念?正定?如果无法维持正念,正定,他如何去观察佛法?所以对于在家人来讲,我们应该学习14个小时里,就时时刻刻的思维佛法,体验佛法,观察自己的身心变化,培养专注力,正念。这14个小时才是我们要落力的时候,当然你还是可以继续你的固定的日常修行方式和密集修行。
Wednesday, April 1, 2009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