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ATISSA:
先为大家介绍印顺导师的我之宗教觀。早期西方佛教学者(很多是神父/牧师), 都把佛教/中观佛教说成是虚无主义,后来经过学界努力的探索,终于推翻这个结论。不过这个时候的学者又把龙树的空说成是形而上的实体,落入佛家的常见。那么龙树/佛教是否是虚无主义或者如印度教般相信绝对精神主体-空或者梵呢?大家先不要下结论,慢慢看下去。
依据导师的看法,宗教的定义:
。。。宗,指一種非常識的特殊經驗;由於這種經驗是非一般的,所以有的稱之為神秘經驗。教,是把自己所有的特殊經驗,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使他人了解、信受、奉行。如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的證悟,名為宗;佛因教化眾生而說法,名為教。我們如依佛所說的教去實行,也能達到佛那樣的證入(宗)。所以,宗是直覺的特殊經驗,教是用文字表達的。依此,凡重於了解的,稱為教;重於行證的,名為宗。這樣的宗教定義,不但合於佛教,其他的宗教,也可以符合。即如低級的宗教,信仰幽靈鬼神。這種幽靈鬼神的信仰,其初也是根源於所有的特殊經驗而來。又如猶太教、[P4]基督教所信仰的耶和華,也是由於古代先知及耶穌的特殊經驗而來。基督徒在懇切的祈禱時,每有超常識的神秘經驗,以為見上帝或得聖靈等,這就等於是宗。加以說明宣傳,使人信受,就是教。凡是宗教,都有此二義。
1.为何有宗教?
。。。宗教是人類自己的意欲,表現於環境中。不平等而要求平等,不自由而希望自由,不常而希望永恆,不滿愚癡而要求智慧,不滿殘酷而要求慈悲。當前的世界,斷滅論流行,不平等、不自由,到處充滿了愚癡與殘酷,該是宗教精神高度發揚的時節了。人類都有此願欲,而惟有在宗教中,才充分地、明確地表達出來。不但佛教,如實的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的宗教歸仰,而努力於自己的實現。一般宗教,特別是高尚的宗教,梵教、耶教、回教等,也都能表達出崇高的理想,[P10]輝煌的神格,由攝導人類自己,向這一目標去努力!
UPATISSA:这个主题本是讨论“商羯罗-佛教徒的痛“,为何谈导师的我之宗教观?导师的这本著作告诉我们佛陀的宗教境界和其他宗教不同之处,我们一定要用心来体会导师的智慧!
导师首先肯定宗教是人类发展中的“高智慧“产物,肯定了宗教积极的一面。结下来导师经一步的说道:
。。。宗教是人類自己;是人類在環境中,表現著自己的意欲。宗教表現了人類自己最深刻的意欲,可說是顯示著人類自己的真面目。
。。。宗教是人類自己的意欲表現;意欲是表現於欲求的對象上,經自己意欲的塑刻而神化。
。。。宗教是人類自己的意欲,表現於環境中。不平等而要求平等,不自由而希望自由,不常而希望永恆,不滿愚癡而要求智慧,不滿殘酷而要求慈悲。當前的世界,斷滅論流行,不平等、不自由,到處充滿了愚癡與殘酷,該是宗教精神高度發揚的時節了。
宗教是人類自己;是人類在環境中,表現著自己的意欲。多么伟大有智慧的一句话阿!所谓上帝,所谓大梵天王,梵,道,命,我,灵魂,解脱等,那一个不是人类在表现自己的意欲呢?
。。。。人類在宗教中,吐露了自己的黑暗面──佛教稱之為煩惱、業;[P7]基督教等稱之為罪惡。而自己希望開展的光明面,也明確地表達出來。高尚宗教所歸依、所崇信的對象,不外是「永恆的存在」,「完滿的福樂」,「絕對的自由」,「無瑕疵的純潔」。
。。。這在基督教信仰的上帝,即說是無始無終的永恆,絕對自由,完善的福樂,圓滿而聖潔的。在佛教中,佛也是常住的、妙樂的、自由自在的、究竟清淨的。可以說,凡是高級的宗教,都一致的崇信那樣的理想。這究竟圓滿的理想,如佛陀,又是最高智慧的成就者,有廣大而深徹的慈悲,勇猛的無畏,這都是人類希望自己能得到的。人,決不甘心於死了完了;永遠的存在,而且存在得安樂與自由,智慧與慈悲。人類有達成此圓滿究竟的意欲,即以此為崇仰的對象,而希望自己以此理想為目標而求其實現。
UPATISSA:说解脱涅磐是佛陀独创,这是把古印度人和佛陀给小看了。「永恆的存在」,「完滿的福樂」,「絕對的自由」,「無瑕疵的純潔」-苦灭由哪一个宗教不以此为依归呢?如果不是对现实世间有种种不满-知苦,有谁会吃饱没事做去追求苦灭?如此简单道理,何必佛陀亲自出马?基督教如果产生于印度,也要把涅磐=生于天堂了
在這裡,可以指出神教與佛教的不同點。一般神教,都崇信人類以外的神。在一神教中,以為神是這個世界命運的安排者,人類的創造者──神照著自己的樣子造人。但在佛教中,以為崇信、歸依的佛(聲聞等),是由人的精進修學而證得最高的境地者。以此來看宗教所歸信的,並不是離人以外的神,神只是人類自己的客觀化(表現於環境中)。人類小我的擴大,影射到外界,想像為宇宙的大我,即成唯一的神。因此,人像神,不是神造人,而是人類自己,照著自己的樣子,理想化、完善化,而想像完成的。佛教有這樣的話:「眾生為佛心中之眾生,諸佛乃眾生心中之諸佛」。眾生──人信仰歸依於佛,是眾生自己心中所要求實現的自己。所以佛弟子歸依佛、歸依僧,卻要「自依止」,依自己的修學,去實現完善的自己。
UPATISSA:宗教是人类文明中所必然会有的产品。理解了宗教是人類自己的意欲,就会理解世间为何会有种种不同的宗教,对于大乘佛教中一些比较低俗的法门,也比较能体会了-众生有需要啊!!不但不会排斥,反而会生起悲心,会运用智慧去提升他们所理解的宗教品质-一直到最高境界-佛教的涅磐。在这过程中,一切都只是方便,只是一个木筏。不同的方便,木筏都只是带我们到某个宗教品质的层次。所以以佛教的眼光来看,他是不会排斥其他的宗教,不是因为佛教宽容,只是以佛教徒角度来看,宗教只是人類自己的意欲的表现,问题你在哪一个层次?佛陀只是那个能够指引我人到最高精神层次的觉者-如此而已!!
2.宗教之特性──順從‧超脫
宗教大致上不外两种,一种是自力(超脫)如佛教,另一种是他力(順從)如基督教。
西洋的宗教,偏重於順從。他們的宗教一詞,有約制的意思。即宗教是:接受外來某種力量──神力的制約,而不能不順從他,應該信順他。但單是接受制約,是不夠的;依佛法說,應該著重於超脫的意思。。。。人類自己身心的不自在,一切病態的魔力,在高尚的神教中,也在信神的前提下,注意到人類自身的淨化、革新。特別是佛教,釋尊提貢「古仙人之道」,以完善的方法,消除自己身心的障礙,而達到徹底的超脫。總之,宗教雖有二大特性,而最後的真實的目的,不外徹底破除束縛,獲得究竟的超脫。。。。宗教的特性,在乎從信順中趣向超脫。神教,大抵信順神力(祭祀力、咒力等),企圖在合於神的意旨中,得到神的喜悅、救濟,實現某一目標,或徹底的超脫。。。佛教,信順佛、法、僧。信佛信僧,實為希聖希賢的景仰,順從已得超脫者的指導;而信法,是真理與道德的順從、契合。佛教是以佛僧為模範、為導師[P13];而從真理的解了體驗,道德的實踐中,完成自己的究竟解脫。所以,惟有佛教,才是徹底的把握宗教的本質,而使他實現出來。其他的宗教,都是或多或少的,朦朧的向著這一目標前進。。。。 由於宗教的有此二大特性,雖一切宗教都具備這兩者,而從重點來說,宗教可以分為二類:一、著重於順從的,是他力宗教,如信神、信上帝、信梵天等。二、著重於超脫的,是自力宗教,如佛教等。大概的說,宗教中越是低級的,即越是他力的;越是高級的,自力的成分越多。
商羯罗-佛教徒的痛(一)
商羯罗-佛教徒的痛(二)
Friday, March 20, 2009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