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pril 3, 2009

密集禪修Vs日常行持

性廣法師

密集禪修

禪修的形式,大略可以分為兩種,一是「密集禪修」,二是「日常行持」。「密集禪修」是選定一段固定的時間,規劃一個特別的空間,在完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一意專心禪修。它的優點是因為能夠密集、持續、不間斷的用功,所以定慧能力能快速的進步和明顯的增強,其所產生的成果真能以「無量的法喜」與「無邊的讚歎」來形容。

但是這需要有多方的助緣與護持,才能成就如此殊勝的修行福緣。只有禪修者在主觀意願上排除萬緣並不夠,還要外在人事能隨喜護持與配合,否則很容易產生怨憎與阻礙。還有,在環境上,需要有安靜、獨立、不受干擾的空間;而飲食的供給,環境的打理等等日常所需,在在都需要眾人的護持與協助。尤其是幾十人、上百人的結期密集禪修,其所需要的場地、動用的人力與飲食、臥具、湯藥等物資的提供與補給,都相當可觀。尤其重要的是,禪修需要有善知識的指引,否則大家縱然有濃厚的修行意願,有良好的環境、外護與物資,也會有萬事具備,「只欠東風」的遺憾。所以我們常說「密集禪修」實在是一種「高度消耗人力、物力資源」,需要有大福德才能成就的活動。經過了幾天的「密集禪修」,大家的正念力與覺觀力都很快的增長起來,也體會到許多增上的殊勝境界;也希望禪七結束後能如此持續的進步,這才會急切地想要知道以後如何保任定慧力,也才會擔心出堂以後,禪修應該如何持續。在這段期間,我們禪坐的時間長,功課的安排綿密,所有飲食、清潔等作務,全部有人護持,還有老師陪著大家用功,按照進度給功課,適時的提醒與鼓勵,安排小參解答疑難。大家在這麼好的修行環境中,萬緣放下,一支香坐過一支香,進步是理所當然的事呀!

密集禪修」所增進的定慧能力,的確是日常行持中間斷、分散的禪坐所萬分比不上的地方;但問題是,我們不可能永遠都在禪堂中過活啊!所以,我們曾說:禪堂中的生活是「不自然」的,是不永久的。禪修者如果心情調適不過來,或不願接受現實的生活,可能就會對日常生活產生排斥與厭煩的不正確心態了。不過,或許有人會想:「如果過出家生活,那不就可以諸事不管,一直禪修了嗎?」這也是見樹不見林的看法。做為一個出家的修道者,初出家時,不可能在沒有任何戒德、正見與福緣的基礎上,全心投入禪修的。等到三學的基本知見具足,也最好能在大眾中共學,分擔僧事。在《阿含經》中,佛陀與聖弟子們從清晨開始,要去托缽,要入聚落讓眾生與三寶結緣,要為人們說法,除了雨季的三月安居期間,一天中的禪修時間也不會比我們現在禪七排定的時間多呀!所以要獲得秉除萬緣、專意禪修的因緣,是很殊勝、很難得,也是不可多求的。

我們也曾說:「禪修中心」就是以禪修為中心,禪修者除了會禪修,什麼也不必學,所以除了禪修,就什麼也不會。因此,身心雖然寧靜、輕安,在定慧上也能有很大的成就,但是對於最基本的人際應對的禮節,對於平常事務的運作方法,明面上是允許我們不管不顧,但認真想來,也可能是無文無禮,一竅不通的。怎麼說呢?以最切近的禪修環境為例,別說採購、煮飯、灑掃庭除,就說最簡單的應對進退好了,在禪堂中,為了保護同學們的道業,讓大家在短時間內培養出敏銳明達的定慧力,所以要求大家禁語、不要互相打招呼、不要有目光的接觸等等共修規約。事實上,如果能夠認真貫徹這些規矩,就會發現,不必打招呼,與人不必交談,實在是天底下最大享受;因為不用去照顧他人的感覺,也不必時時注意有沒有不經意地疏忽了周遭的人。從人際互動如天羅地網的日常生活中超脫出來,感覺獨自一人挺立在天地間的感覺,真是最大的自由,天大的享受。

在未禪修之前,我們的心念很散亂,平常跟人打招呼,互動交談,常常是心不在焉,習慣性、制約式的做過就算了,因此不能體會打招呼是一件需要用心念認真面對的事情。一經過禪修,有了專注的訓練與能力,就會覺察到:心念的進與出,轉向與覺察,是需要全副心神投入、參與的過程;其中,語句、口氣、姿態、心情都要因應不同的對象而有適切並恰如其份的表現。禪修能讓我們的心意專注,覺察力敏銳,但是,人世間的禮節與事務,仍然需要另花時間去學習與面對,不要認為有了定慧力就足夠了,或其它一切自然具足,這是對禪修懷著錯誤心態才會有的無知想法。

日常行持禪修,是為了面對生活而做的訓練與準備,讓自己因為有禪定的專注力與觀慧的覺察力,就不會像一般人一樣,隨五欲之外境而奔逐,被內心之煩惱所淹沒,渾噩過日,苦不堪言;因為有定慧的任持力,而過著清明醒覺,有智慧、有意義的生活。禪修,最終的目的是回到日常生活中,過比一般人品質更好的生活。所以,「密集禪修」的時間無論是七天、十天,一年還是三年,與一生的歲月比起來,都是短暫的。「密集禪修」是為了日常生活而做準備的,請大家記住這個觀念。

所謂的「日常行持」,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修行。它的所緣不是安般念,不是身體的四界,而是日常中所必需去完成的事務;它的姿式也不偏重於坐姿,而要視情境的需要而或行或止;它的目的也不局限在己身的得定得慧,而或是以完成作務為主,或是以助人利世為要。修行者的舉止,在表象上與一般人過生活沒有兩樣,但之所以與隨眾起倒,隨波逐流的凡夫生活區隔開來,而能稱為是「修行」,主要是動機、態度、目標與心念上的差異。在動機上,或以出離心,或發菩提心;在態度上,誠正篤實,清淨有德;在目標上,或求出世得解脫,或心懷慈愍,利樂有情;在心念上,或專意於觀察自身苦,斷生死相續流,或是愍念眾生苦,願助得解脫。為了要達成這樣的目的,生活中的一切作務,都成為練心的功課,助道的因緣,而一以誠敬之心,認真面對每一件應做之事務;如此存心,生活就是修行,修行能否有大進展,就端看我們如何在生活中顯身手。明天大家就要出堂了,為了讓你們慢慢習慣面對人群,恢復正常生活,我們昨天和今天的最後一支香,教導大家修習慈悲觀的方法,在午齋的時候,也開始提醒你們慢慢將心念的所緣轉向他人,祝福眾生。這些方法與提醒無非是要訓練你們的心念能夠覺察轉進與轉出的要領,以應用於出堂後的生活,以免因為禪修太專心,而疏忽了日常生活中的應有的禮節舉止與人情事理。有關於這部份的細節,明天出堂日的早上,會做比較詳盡的說明,現在還是以禪修要領的講解為主,希望各位離開禪堂獨自一人用功,無人可以小參時,可以利用這些原理、原則來保護自己,增長道業。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